inicio sindicaci;ón

Archive for 爱踢

Google Calendar

Google Calendar Logo

Google Calendar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出现了。在此之前我一直使用Google桌面的一个Calendar插件来记事。

我们每个月都要不定时加班,每次在次月初填写加班表时都有点犯愁。因为我几乎不怎么记得上个月到底哪天加班了。这时我就会想起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想是这么想,但事却不能那么办。首先,我们找一支笔是奇难无比的事情,无论你带多少笔到办公室,没写上几次总会不见。其次,记在纸上,纸也很容易不见,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抽屉。再说了,一个IT公司不充分利用网络那不是很逊么@_@

一开始我使用公司邮箱里面的日历功能。平时用的好好的,结果在填写加班表的那天---邮箱坏了!从此发誓不再使用公司邮箱。尽管他们很少往我的里面塞垃圾。(据反应同事的邮箱每天都会有很多垃圾邮件)

此后开始使用Google桌面的Plug-ins:Calendar。老实说,用起来真是便捷之极。我想以后还会继续使用它吧。

Google Calendar在功能上更为强大,这一点自然是不消说的。比如以后再也不愁记不住朋友们的生日了。可它还是存在Google的一个通病:在Firefox下面字体显示偏小。真是考验人的眼力啊!它并不支持所有的浏览器,可能会使那些非Firefox和IE用户颇有微词。不过我是毫不在意,因为我使用5种浏览器。借用一句广告语:总有一款适合您:)

想来Google推出的服务已经不少了,慢慢蚕食了其他提供商的地盘。至少,我对Google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还是那句话:要是有一天Google完蛋了,我恐怕也×××了……

Google排名秘笈

搜索引擎排名秘笈

看了王通的电子书《Google排名秘笈》。王通是谁?姑且称之为SEO牛人。

SEO的全称是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中文意思是搜索引擎优化。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就是search engine optimizer,搜索引擎优化师。他们利用工具或者其他的各种手法使自己的网站符合搜索引擎的搜索规则从而获得较好的网站排名。

也许几年前还没有这样的称呼,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搜索引擎的Google的神话崛起,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职业随之出现。而王通,则在2004年“推动了SEO的发展”。

现在来说说《Google排名秘笈》这本书。个人认为,尽管错字颇多,写的内容都很对,但是实际意义不大。很多人应该知道安利吧,这本书则像一本安利讲座的课本,能够看得你热血沸腾。我相信,如果王通去做安利培训一定是相当成功的。安利描述的前途无疑是无比美好的,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暴富的。SEO也是相当简单的,但是你以为稍微努力就会和王通一样成为牛人,也是大错特错的。要知道,并不是每一趟航海都会发现新大陆的!

如果你真的想提高网站在Google中的排名,我觉得aigaogao一篇文章《Google搜索技术2005年最高机密:Web2.0 大家一起搞》可能会比《Google排名秘笈》的功效来得更为明显。我自己也亲自去实验过并且成功将“OtherSide”提到了Google中文搜索的第二位!详情参阅《你在哪里?Google知道》。

尽管《Google排名秘笈》用处不是很大,不过如果有哪位同学对SEO有兴趣,倒是可以把它当作入门教程。没有这本书的同学可以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向我索取。

Email的变迁

大一时接触电脑去机房上网,连COPY一张剧照到软盘也不会,还得找管机房的师兄帮忙。那张照片我至今记得,就是周迅在《像雾像雨又像风》中的造型。


(八一个卦:这场是在安吉拍的,偶要去玩的地方)

渐渐的长本事了,从啥也不会到开始使用QQ和Email了。QQ是同学送给我的,Email则是自己申请的。机房的网速慢还老断电,却阻挡不了同学们上网的热情。每个周末的早上,机房门还没开,人却从五楼排到了四楼。这种盛况是前无古人的,遗憾的是,也后无来者。不得不感叹一下,历史的机缘巧合总是能不经心地创造出许多并不伟大的奇迹。

言归正传。开始上网时候别人告诉我们××几个门户网站。经过实验,觉得163最快,于是申请了一个163的邮箱,这是我最早使用的一个,事实上也是现在偶尔还在使用的。班级的第一个校友录也是建在163上面。总之,速度对于门户网站来说,的确是生命力的表现。

随着对于网络的新鲜感慢慢消失,邮箱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诸如sina、yahoo、sohu、tom、msn、hotmail、people、126、56等等,统统都注册了邮箱,当然还包括学校的yzu.edu。经常使用的有163和tom的各一个,其他的因为久不使用,把用户名都忘记了。

我们班级的vohuang先生更是“靠谱”,在几天之内注册了上百个邮箱。估计能想到和vohuang有关的字母都被他抢注了一遍。

N年之后的一天,也就是2005-1-19下午10:55,HaoZhang邀请我注册了Gmail。这是我网络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所以我一定要牢记,同时也要感谢HaoZhang。

Gmail的好处和优点,用一句反面词语来说就是---“罄竹难书”。只要是国内的邮件提供商的缺点,都会变成Gmail的优点。我不就赘述了,说说主要的两点。

1.速度。国内的大都很慢,比如sina和sohu,打开页面需要三分钟,登录邮箱需要一分钟,这多浪费生命啊。Gmail则可以在一秒之内完成。最可恶的是微软的邮箱,大部分情况之下,10分钟才能打开。

2.广告。国内的太花哨,广告特别多,让每个人都忍不住问候一下sina和sohu总裁的母亲。这多么不符合中国人千百年来尊敬师长和他人母亲的优良传统啊。为了保持我们的优良传统,用Gmail吧。

其他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谁用谁知道。我们虽然不是上帝,但是也不想被国内牛B的门户网站逼成“骂人高手”。

现在每天上班都一定开着Google Talk,有新邮件会自动提示,效率高得没法说。上班多久,Gmail就陪我多久。这样的依赖性也有弊端,不能想像,有一天Google出了问题,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Google Analytics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Google Analytics网站提交了自己的电子邮件后的N天,终于收到了Google Analytics的邀请码,欣喜若狂啊!

赶紧注册进去体验一番,果然是别有洞天。里面分门别类地罗列了丰富的统计报告信息。

今天的网络实在是太差了,Google一直很难上去。所以具体的使用报告稍候再报告给大家。至于sitemeter和cnzz,不消说,立马抛弃!

不过运气还不错,这不Google Related Links也开始运行,发现我单页下面的变化了吗?

Google Adwords也开始可以推荐了。加一个再说。三个月以后撤掉。

既已众生相,缘何少一人

博客众生相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吧,那你知道博客少一人吗?进去看看吧。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经过改版于今日上线的博客众生相在外观上变化颇大,更加专业和简洁。而博客少一人也不甘示弱,站长不愧是多媒体课长。在程序编码上是不是有欠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网站上方偶尔出现<%@CodePage="65001"%>这样的代码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专业水准。

博客众生相由于与巴巴变进行了合作,在审核流程上改成了小组人工审核,相信这样使得blogger的入住更为严格。而且站点本着“体验用户”(不是“用户体验”)的原则来为用户服务,用户怎么会不支持呢。不过,这种类型的网站到底还能不能发掘出更多的功能,实在是大家都应该去想的一个问题。

上次还写知名网站中国养子云云,看情形现在国人的创意也源源不断此起彼伏啊!不过如果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实在是令人叹息资源之浪费。尽管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可大家都像“花儿”同志学习,还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不信对照着“花儿”咱们走着瞧。

AdSense居然有秘诀

一月份就申请了Google AdSense的服务,随便放了几个广告在blog上,不过一直也没有什么收益。和D.JOY聊天才知道,原来这个广告投放也是有技巧的。

于是我更改策略,效果是相当的明显。

以前的收入一直维持在USD1.17不变,估计是因为某人碰巧看到了我的广告,又碰巧注册了一个AdSense,所以我得到了一点收益。此后这种“守株待兔”的故事就再没上演。

“推荐”的收益是很偶然的,所以我基本上不指望了。可是AdSense for content的收益为什么就是不见长呢?原因大概是这样:以前放的都是“广告单元”。将心比心,这种明目张胆的广告还是很令人讨厌的。

于是现在修改成了“链接单元”,而且放在首页的醒目位置。这种和本站内容“相关性”很大的链接单元占的地方少,而且不是很刺眼的广告所以不也不会令人太反感。

近几天的收益的确上升了。仅4月1号的收入就有USD0.44。

当然我不指望真的有一天能收到Google的汇款,但是这种状况明显带来了不少精神鼓励。

至于其他的一些优化技巧和心得还是要保密为好:)哈哈。对了,哪个好心人千万不要一直帮我点广告啊,封我账号唯你是问!

Google今天不愚人

GoogleTalk新界面有没有看出来我的GT界面有什么不同?

对了,是头像!

嘿嘿,今天可是愚人节哦。

不相信?头像我是PS上去的?

55555555,我没有骗人。这是真的啦。

不相信就自己点击下面的链接,下载最新的Google Talk吧。

点击下载Google Talk

我还不遗余力地推荐给其他人,结果人家都不领情。说:就我一个人用,多没劲。(汗,我不是也在用嘛)

这就好像新产品出来,大家总是说,原来的×××用的很好,干吗要换新的啊?

看来我说我是总能接受新生事物的人,这话一点不假。

用不用这个版本的Google Talk就随你们了。偶闪。

UPDATE:

哈哈,半天不到,居然这么多人用了。看我更新的两张图片。

设置聊天历史格式这么多人用了啊
happy birthday
[email protected]:惊喜的发现这个版本该改进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以前在打字的时候,正在打的字会被对方的消息冲掉,现在已经修正了。真是爱死Google了!!

总是慢人一步的中国大陆

blogmarks.net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不过我懒得去看,为了弄这个CC我已经都仔细的阅读过英文和繁体中文网站。想必简体中文的页面不会有任何更新。那时费力地看英文页面时,我就暗暗羞耻:连台湾都有了,大陆却没有。丢人啊丢人。无奈之下我只能用繁体。用中国共产党的话说这是“逼良为娼”。

想到WP的插件,简体的是少之又少,唯一的几个还不是很好用。连台湾都不如。再次对大陆失望一个。

好像即使选择简体中文,在blog页面显示的还是英文。再次严重鄙视中国大陆搞CC的人们。

推荐WP插件:Ajax Comments-Reply

从这个blog建立以来,除了写了一篇《本站使用的WordPress插件》以外,从来没有专门推荐过什么WordPress的插件。今天就破天荒地推荐一个:Ajax Comments-Reply

这个插件集ajax comment和Threaded Comments的优点于一体,实现了本人迫切要求的一对一留言回复功能。而且界面又这么优秀,让我如何不选它呢。(没有选择Threaded Comments就是因为我看到作者的留言回复页面过于混乱)

具体的效果就看我这一页的留言部分吧。可以设置成N层留言回复的效果哦。(我的设置是N=1)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比如在回复完毕的时候,效果可能会很难看,不过刷新一下就OK了:)这应该不算什么大问题。

此插件可不算是外国货,而是一个台湾的美女(看头像是)写的。还有不支持的理由么?!

不要等咯,enjoy it!

Hello,Google

用代理在blogspot晃荡时,发现了一个以前不知道的东西--Hello

于是就细细探索了下,无奈英文底子太差,也没有发现什么惊天大秘密。除了知道Hello可以和Picasa2结合、可以和Blogger联姻以外,其他的一无所知。

罢了,到网上看看别人是怎么使的吧。这不,还真找到一个,他们称Hello为“实战Google聊天软件”。可文章的日期却是2004-10-26。看来Hello由来以久,到现在都没有“大红大紫”,说明了什么?所以我也用不着费心研究了,我很少使用Blogger写东西。

现在的Google聊天软件Gtalk一直被大家广泛使用,谁还会记得Hello呢?无论是Hello+Picasa2还是Hello+Blogger,到现在像我一样的多数人还是只知道Picasa2和Blogger,而不知道Hello为何物。

甭管它是什么了,总之没有在众人间流传,我也懒得去“细细品味”了。这也说明Google出来的,不一定就是“好东西”。

这里还有一个网站http://www.audioblogger.com,有兴趣的同学去探索一下吧:)

« Previous entries · Next ent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