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滴,原来还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因为挂水时,就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所以反而觉得充实。你可以思考,可以看书,可以用心去倾听平时一直听的歌。总之在平日瞎晃悠时没有时间去思考的问题,现在都可以上台了。也许人们都是这样,用忙碌的表面掩饰内心的不安,直到有一些事情让你坐下来静心去思考的时候,才明白,原来生活可以简单些,因为简单所以充实。
《一座城池》,就是在输液室把它读完的。用徐静蕾的话说就是“感觉不咋的”。
好几次借《island》系列,都是花几分钟看完hansey的设计后就扔了。那些矫揉造作的文字早已不适合我,倒是一些小女生总是找不到生活的真相,对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四”顶礼膜拜、奉若神灵 。
看来,我早已毫无觉察地错失了迷幻的青春。
我在高中时就是一个特爱逛图书馆却很少认真看书的人,这个习惯到现在也没改。可能是喜欢被书海包围的感觉吧,自己就特虚伪地觉得自个儿还是一书虫。
最近去图书馆翻了很多书,总觉得那么多书都不合适我这个年代的人。也没什么原因。是我老了呢,还是大家都还年轻,这有区别吗?
有些书是天生不适合我的。我喜欢看人物传记,所以那个叫张爱玲的女人多少也知道一些。至于她的小说,天生就对我免疫。每次看了头两行,就实在想去见上帝。张爱玲的小说于我,就是最极端的例子。所以可以去看泰山公寓,可以去看美美百货,就是不能看《金锁记》不能看《沉香屑 第N炉香》。
看到一排排的书都在眼前,心里那个急啊。咋就不能有一本偶可以看的捏???有时候真想把《追忆似水流年》从头到尾再认认真真读一遍。耐心早就应该这么去磨练了,要不然我这虎头蛇尾的毛病恐怕永远也改不掉了。
小说,我看不了,总觉的假,不贴近生活。悬幻,更是完全的虚构。武侠,我从来就没有看过,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看。流行时尚,那是少男少女的梦,偶早已过了做梦的年纪。
算来算去,除了安妮宝贝和余华,真的没有我能看的了。悲哀啊悲哀。安妮宝贝的《莲花》到10号还未必能买到,余华的《兄弟》(下)也迟迟不见踪影。
算了算了,让生活简单一些,什么也别去想,还是把刚开头的《我们都去海拉尔》读完再说吧。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oddcomment in /www/wwwroot/wordpress/wp-content/themes/OtherSide/comments.php on line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