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第几次去上海了,印象一次比一次淡薄。
五月四号,第一次去浦东机场,第二次去了恒隆广场,第三次去新天地,坐地铁的次数实在是数不清楚了。
第一次去吃了熟悉以久的小杨生煎,第一次去了经过多次的奔趣专卖,第一次吃上海闹市区的味千。
五月五号,人民广场、城隍庙、外滩、IKEA,这些曾经都到过的地方却让我走得两腿发软。
五月六号晚上,看到一场烟花。 几天以后能记起的事情也不过如此。比起第一次到上海留下的记忆痕迹,这实在算不得什么。也许不久以后再到上海,和去其他城市并没有区别。
它,只是一座城市,仅此而已。
13 5 月, 2006 at 下午8:00
大多短暂的旅游都无法体验另一座城市的不同,走马观花,稍后便淡忘了。我不习惯用“城市精神”这个词,太抽象;但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一面,上海也不例外,移民和守旧这对矛盾就是上海的一大特征。移民是说上海的历史就是移民史,守旧却是上海人独有的海派旧文化(和老北京明显不同)
14 5 月, 2006 at 上午2:18
似乎电影里的老上海更有味道些,自从准备去四川,然后回来,我就很少打理BLOG了,成了懒BLOG了,今天半夜来拜访一下下.前几天刚刚看了茉莉花开,老上海的味道是我喜欢的,现在城市似乎都没了个性,都是那玩意,一个个建筑傻大个,到处都是一样的调子,没劲,到那里都一样,就是没去过国外,不知道那里张啥样,应该不错.上海去过一次,没有很大的印象,不过电影里的老上海到是很喜欢.